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工程实施 >> 勘察设计 >> 正文
浅析以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思维实践景观设计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3 12:20:10
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2]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